梅毒

   2025-04-25 智医通智医通40
核心提示:梅毒(syphilis)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侵犯多系统的慢性性传播疾病。梅毒螺旋体几乎可累及全身各器官,产生各种症状和体征,临床

梅毒(syphilis)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侵犯多系统的慢性性传播疾病。梅毒螺旋体几乎可累及全身各器官,产生各种症状和体征,临床表现复杂,并可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导致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梅毒,危害极大。


临床分类

1、根据传播途径不同分类

梅毒分为获得性梅毒(后天梅毒)及胎传梅毒(先天性梅毒)。

2、根据获得性梅毒病程分类

(1)早期梅毒:指病程在两年以内,包括一期梅毒(硬下疳)、二期梅毒(全身皮疹)、早期潜伏梅毒。

(2)晚期梅毒:指病程在两年以上,包括三期梅毒及晚期潜伏梅毒。


流行病学

传染性

有传染性,《传染病防治法》将其归为乙类传染病,需要严格管理。如果发现了,需要在六个小时内网络直报,如果是农村一般不超过12个小时。

传染源

梅毒的唯一传染源是梅毒患者,患者的皮肤损害、血液、精液、乳汁和唾液中均有TP存在。

传播途径

约95%患者通过性接触传染。梅毒孕妇可将病原体传给她的孩子。大部分情况下,梅毒螺旋体离开人体很难生存,煮沸、干燥、日光、肥皂水和普通消毒剂均可迅速将其杀灭,故很难通过接吻、握手、哺乳或接触带有TP的衣物、用具等被感染。

1、性接触传播

(1)与梅毒患者未采取保护措施而有性接触,如阴道性交、肛交或口交。

(2)与感染者共用性玩具时,皮肤黏膜难免会造成小破损,可造成梅毒侵入。

2、母婴传播

(1)TP可通过胎盘及脐静脉由孕妇传给胎儿。

(2)分娩过程中新生儿通过产道时也可因头部、肩部擦伤而发生感染。

(3)研究表明,梅毒不经过哺乳传播给新生儿,但如果产妇乳头周围存在梅毒皮损,则有可能传染婴儿。

3、其他传播

(1)冷藏3天以内的梅毒患者血液仍具有传染性,输入该类血液可感染梅毒。此类较罕见,因血液制品目前都有严格筛查,且梅毒在外界存活时间有限。

(2)部分人与梅毒患者共用针头注射药物、共用刮胡刀等,可被感染。

(3)少部分人,存在破损皮肤和黏膜,直接接触带有TP的物体,可能感染。

发病率

我国梅毒的发病率由2003年4.5/10万上升至2013年32.86/10万,年均增长13.37%。妊娠合并梅毒发病率在多数地区为2‰~5‰。

发病趋势

近年来,梅毒的发病呈现上升趋势。

好发人群

20~39岁的性活跃人群是高发群体,也是我国梅毒防治的重点人群。

好发地区

不同地区梅毒发病差异很大,高发地区主要为西北地区、闽江地区、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等。





病因

总述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又称苍白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梅毒的唯一传染源是梅毒患者,患者的皮肤损害、血液、精液、乳汁和唾液中均有TP存在,与梅毒患者受感染的溃疡或皮肤损害密切接触,均有可能感染。此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母婴途径传播。

基本病因

1、获得梅毒

苍白螺旋体经皮肤或黏膜的轻微损伤处进入人体后,一方面在皮肤和黏膜下增殖,另一方面沿淋巴管到达附近的淋巴结。感染初期,人体的免疫系统尚未发生反应,故出现第一潜伏期;以后因螺旋体在局部增殖而发生一期梅毒;由于局部免疫反应,一期梅毒可自愈。感染早期,人体缺乏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吞噬细胞不能充分地将螺旋体吞噬,补体和溶菌酶等体液因子也不能将其杀灭,因此淋巴结中的螺旋体经淋巴管进入血循环,形成螺旋体血症,向全身播散,侵犯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引起二期梅毒。梅毒的感染性免疫力既不充分,也不可靠,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存在缺陷,所以梅毒呈渐进性病程,全身性病变进一步发展,皮肤、黏膜、骨关节、心血管、脑脊髓及内脏等病损加重而出现三期梅毒,严重地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缩短寿命,部分可导致死亡。

2、胎传梅毒

胎盘感染多发生于妊娠4个月以后。妊娠4个月前,由于胎盘中细胞滋养层郎汉斯巨细胞的保护作用,螺旋体不能通过。妊娠4个月时,郎汉斯巨细胞萎缩以至消失,苍白螺旋体便可通过胎盘进人胎儿体内。最近的研究表明,妊娠7周时螺旋体即可进入胎儿体内,但因胎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对感染不发生反应。母体血内的苍白螺旋体通过胎盘屏障直接进入胎儿血循环内,向全身播散,可使其发生胎传梅毒。

危险因素

以下因素会增加梅毒的发病风险:

1、进行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如未使用安全套。

2、性活跃,滥交,与多个性伴侣发生性关系。

3、男-男同性恋的发生几率增加。

4、性伴侣患有梅毒。

5、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患者,其发病风险增加。

6、患有梅毒的孕妇可能会将梅毒螺旋体传染给胎儿。





症状

总述

梅毒根据病程可分为一期梅毒、二期梅毒和三期梅毒(晚期梅毒),每个阶段的特征及破坏程度、传染性均不同。

典型症状

1、一期梅毒

常在感染后2或3周左右开始发展。一般无全身症状,主要为硬下疳和淋巴结肿大。

(1)硬下疳

①起初表现为外生殖器的小红斑,男性多见于阴茎、龟头、包皮及系带,女性多见于阴唇、会阴及子宫开口处(宫颈)。红斑发生坏死,形成直径为1~2cm、圆形或椭圆形无痛性溃疡。因为无痛,所以难以察觉。

②硬下疳传染性极强,没有经过治疗者可持续3~4周或更长的时间,消退后遗留暗红色疤痕或此处皮肤变色,但这并不意味着感染已经消失。

(2)淋巴结肿大

硬下疳出现1~2周后,腹股沟或患处附近淋巴结可明显肿大,但是没有疼痛。

(3)病情发展

如果一期梅毒没有得到治疗或治疗的不彻底,病情可进一步发展至严重的阶段。

2、二期梅毒

常发生在硬下疳消退3~4周(感染9~12周后),有时可与硬下疳同时出现。也可出现皮肤以外的其他症状,此时应警惕感染扩散至全身。

(1)梅毒疹

①二期梅毒特征表现,可覆盖全身皮肤和黏膜,甚至是手掌和足底,梅毒疹可表现为红色或红褐色丘疹、斑丘疹(丘疹周围皮肤下面发红)、斑块等,与普通皮肤病类似,通常不会发痒或仅有轻微瘙痒。有的皮肤黏膜上出现脓疱(皮肤上的隆起,其内含有脓液)、溃疡,溃疡可能发生在口腔、咽喉或生殖器。

②此期传染性强,皮疹通常在2~3个月自行消退,即使皮疹自行愈合,仍具传染性。

(2)梅毒扩散到全身的表现

斑片状脱发、肌肉酸痛或关节肿胀、发烧、喉咙痛、淋巴结肿大、视力下降、看东西模糊等。此外,患者还可出现神经损害,表现为头痛、呕吐、贪睡、反应迟钝等。

(3)病情发展

患者如果没有接受治疗,疾病可能进入潜伏阶段(隐藏阶段),此时患者可没有任何临床症状。这个潜伏期可以持续数年。当患者抵抗力降低时,可再次出现症状,称为复发梅毒。严重者疾病可能进展到第三阶段。

3、三期梅毒

一期、二期梅毒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充分,经过3~4年(最早2年,最晚20年),40%患者发生三期梅毒。此期传染性弱。主要表现为永久性皮肤黏膜损害,并可侵犯骨骼、心脏、神经系统,严重者危及生命。

(1)皮肤黏膜损害

①结节性梅毒疹:发生在头面部、肩部、背部,表现为呈簇状排列的铜红色结节。

②梅毒瘤:三期梅毒标志,是梅毒破坏性最大的一种损害。典型损害为2~10cm的马蹄形溃疡,边缘锐利,表面有黏稠树胶状分泌物。口腔黏膜损害可导致发音、吞咽困难,眼部皮肤黏膜损害可出现眼痛、视力障碍甚至失明等。

(2)骨骼梅毒

其发生率仅次于皮肤黏膜损害,患者可表现为骨骼疼痛、病理性骨折、骨穿孔、关节畸形等。

(3)心血管梅毒

发生率为10%,多在感染10~20年后发生。分为梅毒性单纯性主动脉炎、梅毒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梅毒性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梅毒性主动脉瘤及心肌树胶肿五种类型。

①梅毒性单纯性主动脉炎:早期很难发现,可有胸部正中不适或疼痛,与心绞痛相似,部分患者可伴有一阵一阵的呼吸困难。

②梅毒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常并发梅毒性主动脉瘤,医生检查可发现心脏向左下方扩大,听诊有杂音,脉搏骤起骤落,像潮水涨落。严重者可发生心力衰竭,导致死亡。

③梅毒性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表现为胸部正中疼痛,类似于心绞痛,但发作持续时间长且晚上加重,对亚硝酸盐疗效不佳,少数病例可在症状出现不久即死亡。

④梅毒性主动脉瘤:一些主动脉瘤没有破裂时无症状与体征,增大到一定程度,可压迫附近的组织器官,如压迫肺动脉胸痛、咳嗽、吞咽困难、气喘,压迫左喉返神经可出现声音嘶哑,压迫脊柱或其他器官可出现上腹部疼痛,上腔静脉受压可使头颈部静脉充血及呈青紫色改变等。严重者瘤体可破裂,导致心脏受压迫、猝死。

⑤心肌树胶肿:非常少见,树胶肿大小不一,分为局限型和弥漫型2种,局限型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生前很难作出诊断。弥漫型常发生难以控制的心力衰竭,出现呼吸困难等。

(4)神经梅毒

发生率为10%,多在感染3~20年后发生。常见症状包括头痛、精神行为异常、认知功能下降、记忆力下降、偏瘫、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受损或丧失、肢体协调障碍不能维持躯体平衡、癫痫及大小便不受控制而自动排出来等。脊髓受累者可出现脊髓痨,表现为下肢有闪电样痛、感觉异常、触碰会有疼痛和感知温度有障碍等。

4、潜伏梅毒

有梅毒感染史,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充分,患者可能出现症状完全消失,进行梅毒血清学试验检查,结果为阳性,脑脊液检查正常,此为潜伏梅毒(隐性梅毒)。感染期限在2年以内的为早期潜伏梅毒,感染期>2年为晚期潜伏梅毒。潜伏梅毒有复发的可能。潜伏梅毒未处理,可进展为三期梅毒。

5、先天性梅毒

母亲患梅毒,在怀孕时或生产时传染给胎儿或新生儿,即为先天性梅毒。先天性梅毒增大了新生儿死亡及并发症风险。该类新生儿,常为早产儿,发育营养差、消瘦、皮肤松弛,貌似老人,哭声低弱而嘶哑,躁动不安。还可出现以下损害:

(1)皮肤黏膜损害

多在出生3周后出现,也有出生后即有。手掌、足底等部位出现各种类型皮疹,口周和肛门周围常形成皲裂。

(2)梅毒性鼻炎

多在出生后1~2个月内发生。鼻黏膜溃疡,排出血性黏稠分泌物,堵塞鼻孔造成呼吸、吸吮困难,严重者可出现鼻中隔穿孔、鼻梁塌陷,形成鞍鼻。

(3)骨梅毒

较常见,包括骨软骨炎、骨髓炎、骨膜炎等,患儿肢体疼痛、不能活动。

(4)其他损害

身淋巴结肿大、肝脾大、贫血、生长发育不良等。

并发症

1、黏膜病变易发展为慢性间质性舌炎,是一种癌前期损害,应严格观察。

2、心血管病变可相继发生单纯性主动脉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肌梗死、主动脉瘤或猝死等。

3、神经梅毒发病缓慢,可发生脊髓膜炎,可压迫脊髓导致痉挛、瘫痪。





检查

预计检查

患者与疑似感染梅毒的患者有不安全的性接触,或患者生殖器部位出现溃疡、皮疹等疑似梅毒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以初步了解病情,之后根据患者情况可能会建议患者进行暗视野显微镜检查、镀银染色检查、核酸扩增试验、非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脑脊液检查以及X线、CT、MRI检查等,以进一步详细了解梅毒感染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同时帮助明确诊断。

体格检查

医生通常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一般首先会对外阴、肛门、口腔及其他全身各处的皮肤黏膜进行检查,了解有无皮疹、溃疡、白斑等异常表现,然后会对淋巴、骨骼、眼、心血管、神经系统等进行检查,明确有无组织器官病变,以初步判断患者病情的发展情况。

实验室检查

1、暗视野显微镜检查

该检查主要用于直接查找梅毒螺旋体。医生会从患者的硬下疳、扁平湿疣等皮肤黏膜损害部位取材,如取皮损渗出液或淋巴结穿刺液,置于暗视野显微镜下观察。由于梅毒螺旋体在暗视野中有特殊的形态和独特的运动方式,若能观察到活动的梅毒螺旋体,即可作为梅毒早期诊断的有力依据,尤其在一期梅毒的硬下疳阶段,此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然而,其阳性率受取材部位、时机以及检验人员经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专业且细致地操作与判断,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梅毒的早期确诊提供关键线索。

2、镀银染色检查

基于梅毒螺旋体的亲银性原理,镀银染色检查可使梅毒螺旋体染成棕褐色,进而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清晰可见。这种检查方法适用于梅毒螺旋体数量相对较少,或者暗视野显微镜检查难以开展的情形。虽然其特异性较高,但敏感性相对较低,可能出现假阴性结果。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常需结合其他检查方法综合判断,以弥补其不足,提高梅毒诊断的准确率,避免因单一检查结果的误导而延误病情或导致误诊,为患者的正确治疗争取时间和提供保障。

3、核酸扩增试验

核酸扩增试验通过检测梅毒螺旋体的特异性核酸序列来诊断梅毒。它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在梅毒螺旋体数量较少时准确检测到其存在,可对各种临床标本如血液、皮损组织、羊水等进行检测。该试验不仅能用于梅毒的早期诊断,还可用于监测治疗效果以及诊断先天性梅毒。在先天性梅毒的诊断中,对羊水或新生儿血清进行核酸扩增试验,能够快速且精准地确定胎儿或新生儿是否感染梅毒螺旋体,有助于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降低先天性梅毒对新生儿健康的危害,为母婴健康保驾护航,同时也为梅毒的临床诊疗和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4、非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

此试验以心磷脂、卵磷脂及胆固醇作为抗原,检测血清中的抗心磷脂抗体。常用的如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TRUST)。该试验操作相对简便,可进行半定量检测,在梅毒的筛查以及疗效观察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如果患者感染梅毒,其抗体滴度通常会随着病情发展而升高,经有效治疗后则会逐渐下降,从而为医生判断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5、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

该试验利用梅毒螺旋体抗原检测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例如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其特异性较高,一旦检测出阳性,基本可确诊梅毒感染。不过,这种特异性抗体在患者体内产生后往往会终生存在,所以此试验主要用于确定是否感染梅毒,而难以区分是既往感染还是现症感染,在梅毒的确诊流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有助于医生精准诊断病情,为后续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奠定基础。

6、脑脊液检查

主要适用于怀疑有神经梅毒的情况,如患者出现头痛、视力障碍、听力下降、肢体活动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或者梅毒血清学试验阳性时需考虑进行。检查内容包括细胞计数和分类、蛋白定量以及梅毒血清学试验(如VDRL)等。正常脑脊液中白细胞数一般有一定范围,神经梅毒患者可能出现白细胞数增多且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含量也可能升高,而脑脊液中的梅毒血清学试验阳性结果对神经梅毒的诊断极具价值,能够帮助医生明确是否存在神经梅毒,以便及时调整治疗策略,防止神经系统进一步受损,保障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和整体健康。

影像学检查

必要时可能需要进行X线摄片、心脏彩超、CT和MRI检查,用以检查是否存在骨、心脏、神经系统病变情况。

病理检查

医生可能会取皮损处组织送至病理科检查,可与其他相似皮肤疾病进行鉴别。梅毒的组织病理学基本改变是血管内膜炎和血管周围炎,表现为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增生,血管周围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三期梅毒主要为肉芽肿性损害,中央坏死,周围大量浆细胞、淋巴细胞浸润,伴有较多上皮样细胞及巨细胞浸润。





诊断

诊断原则

医生通常根据既往明确或可疑梅毒感染病史,再结合临床表现和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各项检查结果,明确诊断及其分期。

鉴别诊断

1、一期梅毒的硬下疳应与白塞病的外阴溃疡、结核性溃疡、单纯外阴溃疡甚至外阴癌相鉴别。硬下疳为单个、较大、无痛而硬如软骨,病损处分泌物可找到梅毒螺旋体,硬下疳出现后两周血清反应阳性,可取活检做病理检查确诊。

2、二期梅毒的黏膜皮肤皮疹应与过敏性药疹、牛皮癣、体癣相鉴别。前者无服药史,皮疹出现前有生殖器溃疡借助梅毒血清试验可鉴别。

3、三期梅毒的主动脉、心脏、神经系统疾患需与其他疾患所致的主动脉、心脏、神经系统疾患相鉴别。可根据病史及有无一、二期梅毒临床表现和梅毒血清试验来鉴别。





治疗

治疗原则

梅毒治疗以青霉素治疗为主,用药要尽早、足量、规范。治疗期间,医生可能让患者接受血液检查,以确保患者接受抗生素治疗后产生了预期效果。医生通常会让患者将病情告知自己的性伴侣,性伴侣应同时接受检查和治疗。此外,医生还可能建议患者治疗期间避免性接触,直至通过血液检查确认患者已被治愈。

药物治疗

1、青霉素类为治疗梅毒的首选药物,常用药物有苄星青霉素、普鲁卡因水剂青霉素G、水剂青霉素G。

2、青霉素过敏者,必须提前告知医生,医生通常会选择头孢曲松钠等作为替代药物,有时也会建议用四环素类和大环内酯类,但疗效较青霉素差。孕妇、儿童、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四环素类药物。

3、青霉素耐药者,服用后效果不佳,医生可能会建议做相应检查,以确定更好的替代药品。

4、不同期别的梅毒,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采取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案,药物类别、用法、用量不同。

相关药品

苄星青霉素、普鲁卡因水剂青霉素G、水剂青霉素G、龙胆泻肝丸、大败毒胶囊、八珍丸

手术治疗

无须手术治疗。

中医治疗

梅毒,中医学称为“杨梅疮”。在临床上,中医师会根据临床表现进行辨证论治。早期为邪气实,宜清热解毒祛邪;晚期为正气虚,宜扶正祛邪。

1、肝经湿热证

(1)证候:多见于一期梅毒,外阴疳疮,色红质硬,溃烂而润,或伴有横痃;伴心烦口苦,溲黄便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2)治法:清热利湿,解毒驱梅。

(3)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中成药可用龙胆泻肝丸等。

2、血热蕴毒证

(1)证候:多见于二期梅毒。周身起斑疹、斑丘疹、丘疹、掌跖红斑、扁平湿疣等,斑疹色红如玫瑰,不痛不痒,或见脓疱、鳞屑等;兼口干咽燥,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舌质红绛,苔薄黄或少苔,脉细滑或细数。

(2)治法:凉血解毒,泻热散结。

(3)方药:清营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中成药可用大败毒胶囊等。

3、气血两虚证

(1)证候:多见于病程日久,疳疮破溃,皮肤水疱,腐肉败脱,久不收口;伴筋骨酸痛。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2)治法:益气养血,扶正固本。

(3)方药:十全大补丸加减。中成药可用八珍丸等。

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一般>3个月,具体疗程受病情分期、症状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存在明显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

一般预后

梅毒是一种不能自愈的传染病,必须经过合理的治疗,抗生素治疗对各期梅毒均有效,早期梅毒多可治愈,而晚期梅毒已经形成的损害难以逆转。

危害性

1、梅毒具有强传染性,可以传染给他人,受感染的孕妇也可以将梅毒传染给她的孩子。

2、孕妇若患有梅毒,梅毒螺旋体可能通过胎盘感染胎儿。若未得到及时治疗,将显著增加流产、胎死宫内、早产、新生儿死亡以及出现各类先天性梅毒并发症的风险。

3、不及时干预,梅毒可波及多个系统,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神经梅毒、心脏梅毒,患者后期可能出现视力、运动功能损害,严重时可致命。

4、梅毒作为一种性传播疾病,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

自愈性

梅毒无法自愈,必须通过抗生素治疗才能控制。即使有些创口已经自我愈合,但病原体仍潜伏体内,仍具有传染性,或间歇发作的情况。

治愈性

不同类型的梅毒其预后结局不同:

1、早期梅毒,即被确诊为一、二期梅毒的患者,无其他系统病变,若得到及时适当的治疗,是可以治愈的。

2、晚期梅毒,预后不容乐观,常累及内脏,影响器官功能进而影响生活甚至生命,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治疗无法逆转已经形成的身体器质性损害。

3、潜伏梅毒,可以持续数年或数十年不出现临床症状,但若未得到及时诊断或治疗,有可能在人生的任何时间进展为三期梅毒,出现全身多系统或多个脏器组织破坏,导致器官功能受损,甚至危及生命。

治愈率

缺乏大样本数据统计,早期梅毒一般可治愈。

根治性

早期梅毒经过科学彻底的治疗、随访复查,可以根治,治愈后同正常人一样。而晚期梅毒造成的损害难以逆转。

复发性

1、少部分病例虽然已无临床症状,但是由于治疗不彻底,体内仍潜伏着梅毒螺旋体,有可能复发。

2、部分患者治愈后,因未进行科学防护,可能再次感染梅毒。





日常

总述

梅毒患者日常应严格遵医嘱服用药物,避免梅毒病情恶化或治疗不彻底,遵医嘱定期复查,监测治疗效果。做好个人生活卫生护理与隔离,防止疾病扩散传播。

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1)自卑、被歧视的心理:很多梅毒患者被感染后害怕被家人知道,害怕被朋友、同事轻视,担忧被责骂和歧视,心理压力巨大,无法正视病情,不接受专业治疗,从而耽误了疾病治疗,不利于临床治疗成效,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活与工作。

(2)害怕、恐惧的心理:因梅毒传染性特征突出,会传染给下一代,也有可能会传染给身边的人。因此,梅毒患者因确诊后,往往十分担忧,并伴有恐惧、害怕的心理。一方面,大多数梅毒患者对于梅毒疾病认识较浅,误认为这是一种难以控制的病,因此,自身长时间保持紧张的状态;另一方面,梅毒患者担心家人、朋友远离自己,担心被冷落与孤立。

(3)失落、疑虑的心理:患者大部分都是青壮年,因感染梅毒而严重影响了其社会地位、经济收入、正常性生活等,常常十分沮丧和消极,不承认自己的价值。心情沮丧时梅毒患者十分焦虑,对身边的事物十分敏感,当听到身边的人悄声议论时,往往认为其将矛头指向了自己,在讨论自己。

(4)自罪、消极的心理:大部分梅毒患者是因滥交或性生活不洁被感染的,因此存在罪孽的心理,精神负担十分沉重,再加上社会对梅毒的歧视,梅毒患者便会觉得自己罪有应得。并且因患者亲人、同事、朋友对梅毒的偏见,往往十分冷漠、疏远患者,一些甚至断绝了往来,从而使得梅毒患者觉得自己被抛弃,十分孤独无助。同时,这一消极想法长期积压在心中,使得患者产生不安的情绪,不利于临床治疗。

2、护理要点

(1)患者和家属应学习了解梅毒的含义、病程进展以及传播途径,正确看待疾病,增强患者面对疾病的勇气和自信心。

(2)家属和护理人员应耐心的倾听患者述说自己内心的痛苦,并且以高度的热情来安慰并疏导患者,鼓励他们将内心的情绪通过正确的渠道发泄出来。针对个别出现偏激行为的患者,需要用宽容和包容的心态去面对,能够通过积极的沟通和交流,让患者认识到自己不良情绪和行为的错误。同时,帮助其积极的面对现有的状态。充分尊重患者,为患者保密。

术后护理

遵医嘱到医院注射抗生素,不可中途停药,以免影响治疗效果,导致治疗不彻底。在注射药物之后,应注意有无不良反应,若有异常,需及时告知医生并进行相关处理。

生活管理

1、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2、注意自我保护,防止外伤、流血,如有出血,及时进行止血,并做好自身消毒、隔离,防止传染。

3、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病情监测

1、症状监测

男性患者在阴茎、龟头等部位或女性患者在外阴一侧或两侧新发现有溃疡,触摸之后感觉比较硬,且按压之后基本上没有疼痛,有可能是梅毒硬下疳的表现,需警惕复发,立即就医以明确病情。病程在1年以上的患者、复发患者及伴有视力、听力异常的患者均应接受脑脊液检查,以了解是否存在神经梅毒。

2、监测用药后效果

患者用青霉素或其他抗生素后可能会出现发热、头痛、关节或肌肉疼痛、恶心、寒战等副作用,严重者需及时就医进行相应诊治,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复诊须知

梅毒经足量规则治疗后,应定期随访观察,包括全身体检和复查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

1、早期梅毒

建议随访2~3年,第1次治疗后隔3个月复查,以后每3个月复查1次,1年后每半年复查1次。

2、晚期梅毒

需随访3年或更长,第1年每3个月1次,以后每半年1次。





饮食

饮食调理

罹患梅毒的患者一般无需特殊的饮食,但适当的饮食方式改变可能有助于疾病的控制和恢复,避免加重症状。

饮食建议

1、饮食宜清淡、易消化。

2、应多进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牛奶、豆类等。

3、多吃新鲜蔬菜,如黄瓜、丝瓜、苦瓜等。

4、多吃新鲜水果,如香蕉、梨、苹果等。

饮食禁忌

1、忌烟、酒、咖啡。

2、禁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胡椒、大葱等。

3、尽量避免生冷寒凉的食物,如冷饮、雪糕等。





预防

预防措施

梅毒是可以通过切断传播途径来预防的。

1、避免危险性行为

(1)保持单一、固定性伴侣,不与感染者发生性关系。

(2)采取有保护的性行为,安全科学使用避孕套。

(3)可疑患者均应进行预防性筛查,做梅毒血清试验,以便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

2、胎传梅毒预防

加强婚前和产前检查,防止胎传梅毒发生。感染梅毒的孕妇可以通过胎盘把梅毒传染给腹中的胎儿,也可能通过产道感染新生儿,所有孕妇在怀孕后首次产科检查时应做梅毒血清学筛查,最好在怀孕3个月内开始首次产科检查。梅毒高发地区孕妇或梅毒高危孕妇,在妊娠最后3个月及临产前需要再次筛查。

3、其他

(1)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到无卫生保障的公共浴池洗澡,不与人共用毛巾、剃刀、餐具等。

(2)注意经血液传播的危险因素,严禁共用注射器注射毒品,避免不卫生文身等。





就医指南

门诊指征

1、发现性伴侣为梅毒感染者或体检时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结果为阳性。

2、生殖器官等部位出现可疑红斑、皮疹、溃疡等。

3、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出现以上情况时应立即就医处理。

就诊科室

首诊科室为性病科。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对外生殖器、皮肤损害等进行检查,着穿脱方便衣物,便于检查。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使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您有过不洁性生活吗?

4、您的性伴侣有类似情况吗?

5、您有过输血史么?您和他人共用过注射器么?

6、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7、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8、您有在服用什么药物吗?

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感染的是什么病?究竟是如何传播的?

3、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6、我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7、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8、如果我怀孕了,我可能传染给我的孩子吗?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文库
推荐图文
推荐文库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智医通智慧医疗APP下载  |  工作机会  |  城市分站加盟  |  投诉举报  |  隐私政策  |  用户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湘ICP备18051758号
身体不适请到正规医院检查治疗,本站资讯仅供参考,不作为治疗方案!
本站部分资源由用户上传或搜集于互联网,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