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vaccine)是指以病原微生物或其组成成分、代谢产物为起始材料,采用生物技术制备而成,用于预防、治疗人类相应疾病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后,可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和(或)细胞免疫应答,使人体获得对相应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力。
概念 疫苗(vaccine)是指以病原微生物或其组成成分、代谢产物为起始材料,采用生物技术制备而成,用于预防、治疗人类相应疾病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后,可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和(或)细胞免疫应答,使人体获得对相应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力。 发现史 1、疫苗的概念起源于16-17世纪的中国和印度,当时人们发现天花患者的结痂制成的粉末可用来预防天花的感染。 2、现代疫苗的技术,则是在1879年路易斯·巴斯德发现了减毒疫苗的原理才建立的。他先从患者身上取出病毒母株,把它的毒性减弱后进行繁殖,再制作成疫苗注入人体内,使人体产生抗体。因病毒毒性已减弱,所以不会引发疾病。 分类 1、根据疫苗的组成成分和生产工艺,可分为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重组蛋白疫苗等类型。 2、根据预防的疾病不同,可分为白日咳疫苗、甲型肝炎灭活疫苗、卡介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等。 3、根据是否额外花费,可分为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和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临床应用 接种疫苗可以阻断并灭绝病原体的滋生和传播,达到控制乃至消灭相应传染病(如流感、麻疹、腮腺炎、水痘、乙型病毒性肝炎等)的目的。此外,一些病原微生物感染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提前接种相应疫苗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预防癌症的作用,比如接种HPV疫苗可有效预防宫颈癌。 接种部位 1、上臂外侧三角肌:是最常用的疫苗接种部位,因为这里的肌肉较为丰富,且没有大血管和神经通过,相对安全。 2、大腿前外侧中部:该部位也常用于疫苗接种,尤其是对于较小的儿童。概述
总述 疫苗的作用主要是基于免疫学的原理,其可以通过激发免疫系统产生对特定病原体的免疫保护,从而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发生机制 疫苗中通常包含一种或多种经过处理或减弱的病原体或其部分成分,当其被注射到人体后,会使免疫系统识别这些抗原并将其视为外来入侵者,从而开始产生特定的抗体和免疫细胞,来防止病原体在体内的繁殖和扩散。而且,这种记忆性免疫反应可以持续很长时间,甚至终身,使机体在未来再次遇到相同病原体时迅速产生免疫反应,从而有效预防相同病原体的再次感染。原理机制
作用 疫苗的功能作用,主要为预防传染病的发生、消灭特定疾病。此外,接种部分疫苗还可达到增强抵抗力、减轻疾病症状、预防肿瘤等效果。功能作用
异常症状 接种疫苗后,患者可能由于其中的成分刺激局部组织,出现局部疼痛、红肿、瘙痒等症状,这种情况大多数是轻微和暂时的;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全身性症状,如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腹泻等;极少数人群还可能会发生过敏反应,出现皮疹、呼吸困难、喉头水肿等。 就诊科室 1、对于出现全身性症状者,可以选择到普通内科或急诊科就诊。 2、对于出现过敏症状者,无论症状轻重,都应立即到急诊科就诊。 检查检验 1、血常规:通过观察红细胞、白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指标的水平,可以判断有无感染、过敏等情况。 2、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可以判断机体是否存在过敏反应。 3、血生化:不仅可以了解肝肾功能,还可以了解电解质水平等,这对于评估身体的代谢状况和器官功能至关重要。 4、过敏原测试:如果怀疑过敏反应,则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特定的过敏原检测,以确认是否对疫苗中的某些成分过敏。 5、其他:如CT、心电图等。异常表现
总述 接种疫苗后,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充足的休息、保持局部清洁、避免刺激性饮食和剧烈运动等,以促进身体的恢复,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生活建议 1、充分休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2、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卫生,暂时避免沾水,以防感染。 3、如果接种部位出现明显红肿或疼痛,则可以进行局部冷敷,但应避免直接冰敷。 4、暂时避免洗澡,24小时后洗澡时还应注意避免对接种部位进行反复揉搓。 5、注意观察身体是否有不寻常的反应,如高烧、皮疹等,必要时积极就医。 饮食建议 1、均衡饮食,保证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摄入。 2、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和废物排出。 3、避免吃一些过度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 运动建议 接种后几天内可以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慢跑等,但不宜立即进行剧烈运动。 心理调理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日常建议
接种了疫苗就完全不会得病? 接种了疫苗仍然有患病的风险。 虽然疫苗极大地降低了感染的风险,但没有任何疫苗能提供100%的保护。但是,接种疫苗通常也能减轻疾病的严重程度。 疫苗可以终身免疫? 疫苗不可以终身免疫。 大多数疫苗提供的免疫保护是有期限的,不同疫苗的免疫期限也不同。有些疫苗需要定期接种加强针,才能保持免疫保护水平。 自然免疫比疫苗免疫更好? 并不存在自然免疫比疫苗免疫更好这种说法。 虽然自然感染有时可以提供长期免疫,但代价可能是严重的健康风险甚至死亡;而疫苗可以提供一种安全的方式来获得免疫力,而无需承受感染风险。误区提示